2022年港股IPO市场展望

2022年港股IPO市场展望

回顾2021年的港股IPO市场,上年全港IPO集资额为3,317亿港元,集资额为全球第四,按年下跌17%。主要因新冠肺炎疫情拖慢香港经济的发展速度,再加上中国对各个行业的监管,导致新股市场景气未预理想,大部分新股均跌破招股价。但在2021年尾的时候,其中曾经被美国宣布制裁的商汤科技(0020.HK),上市不足三日已经飙一倍。同样时间上市的两只新股(圣诺医药-B(2257.HK)以及泉峰控股(2285.HK)),上市三日亦录得三成以上的升幅。意味着港股IPO市场终于年尾打破沉寂,有望2022年新股市场再次活跃。

2021年十大超购IPO
排名公司超额认购倍数
1诺辉健康(6606.HK)4,132
2时代天使(6699.HK)2,058
3医渡科技(2158.HK)1,633
4车市科技(1490.HK)1,274
5快手(1024.HK)1,203
6归创通桥(2190.HK)1,189
7赛生药业(6600.HK)1,067
8心通医疗(2160.HK)768
9星盛商业(6668.HK)756
10京东物流(2618.HK)715

于2021年初,有不少相当炽热的新股,其中包括诺辉健康(6606.HK)(超额认购4132倍)、时代天使(6699.HK)(超额认购2058倍)、医渡科技(2158.HK)(超额认购1633倍)。以上三只都是首日上市均升一倍多的新股。以时代天使为例,首日挂牌上市升逾1.3倍,平均一手账面可以赚4.56万元,成为历年第二大最赚钱新股,仅次于1997年上市的北京控股(0392.HK)(当年首日赚5.5万元)。以当时只要能中一手的情况来说,可称得上为「稳赚不赔」的投资。但自从上年十月以来,新股市场陆续出现破发潮,主要因为当时出现监管科技龙头企业的风波,对科技股的投资逻辑与估值体系的态度出现了实质性的转变。纵使新股于2021下半年的表现未如理想,但同时亦出现一些原因,有机会让2022年的新股市场出现复苏的可能。

为了应付全球交易所的竞争,香港将会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引入特殊目的收购公司(SPAC)上市机制,即先向投资者募集资金、然后在港交所上市,之后找到合适的目标公司与之合并。有机构预计大约有10至15间SPAC今年赴港上市,集资约200至300亿元。目前SPAC只容许专业投资者认购和买卖,没有提供给散户参与。然而港交所曾于上月12月17号公布SPAC咨询总结,主要是对在机构专业投资者数目、上市后私募投资(PIPE)的投资和权证摊薄上限等多个领域作出修改,例如要求配发SPAC股份及权证时须有最少20名机构专业投资者。纵使香港在SPAC等多个领域做出放宽,但整体上仍未及美国、英国及新加坡的同类机制宽松。虽然香港的门坎比较高,但美国同时也有意收紧对当地SPAC的监管。以参照的角度而言,反映香港SPAC设立较严格要求的方向正确,扶植一些富有潜力的企业新星茁壮成长,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。

再者,美国已确定《外国公司问责法案》实施规则,这意味着针对中概股公司监管的政策已经全部制定完成,正式要求外国公司提供审计底稿检查。但市场关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有退市风险,市场或预期将会有更多的中国公司回归港市。有机构认为,在中美关系持续紧张的情况下,预料本港IPO市场将继续受惠中概股回流,令新股有机会多达100至120只,集资额介乎3500至4000亿元。而香港资本市场因为中概股二次上市又重新回到了10年前的火热程度,相信2022年随着整体经济持续反弹,香港市场将继续是新股上市的热门之选,会有更多公司尝试在香港市场融资。在IPO新股方面,医疗健康、人工智能AI、自动驾驶、环境、社会和企业管治(ESG)、新能源汽车板块将更受投资人关注,2022年的新股将会更有别以往的类型的股票。

鉴于港交所持续改善上市的规则,以符合科技和市场的发展和变化,再引入SPAC的上市机制,有望吸引更多不同性质的股票来港上市。另外香港是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上市中心,预期有更多生物科技与健康企业会来港上市。此外,多家原计划赴美上市企业亦有意转到香港上市。考虑到中美之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,有些公司会担心发生像滴滴出行(DIDI.US)等一些赴美上市公司的遭遇。近期的例子为电讯盈科(0008.HK)主席李泽楷私人持有的富卫保险,已经向美国证交会(SEC)提交公告,取消原定美国IPO的计划。因此2022年港股IPO市场将会复苏将会成为意料之事,加上引入SPAC的上市机制以及中概股的回归,香港IPO集资额再次有望成为全球头三的排名,相信今年的新股市场会比起上年更加令人期待。

以下为2022年最值得关注的15只潜在IPO:滴滴出行、富卫集团、蔚来汽车、中国旅游集团、万达商业管理集团、零跑汽车、啦啦快送、喜马拉雅、小红书、汇通达网络、卫龙美味、艾美疫苗、思派健康科技、第四范式 、名創優品。

笔者为证监会持牌人士,加多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陈子汉。截至本文章发表止,本人及/或其有联系者并无持有全部提及之证券的所有相关财务权益。本文所包含的意见、预测及其他资料均为本公司从相信为准确的来源搜集,但本公司对任何因信赖或参考有关内容所导致的损失概不负责。加多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、其董事、高级人员、分析员或雇员可能持有所述公司的股票、认股证、期权或第三者所发行与所述公司有关的衍生金融工具等。本文内容仅供参考,并不构成要约、建议或促使任何人士提呈买卖或认购任何证券。

Leave a Comment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